发布日期:2025-07-19 10:00 点击次数:169
朋友昨天发微信说他们小区那套挂了快一年的老破小终于卖了,房主从880万一路降到720万才成交,他感慨“现在卖房太难了”。
这让我突然想起3年前王健林说的“房地产要进入深度调整期”,当时好多人不信,现在看来,这位地产大佬的判断真挺准,2025年的房价,正悄悄发生着看不见硝烟的变化。
最近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:同样是老房子,命运能差十万八千里。上海做中介的朋友说,徐汇区有套40平的老破小,房龄超30年,楼道还挺破。
但因为对口知名小学挂牌价一分没降就被秒了,买家是个90后妈妈,为了孩子读书咬牙拿下。可同样在上海,另一套60平的老房子,地段一般、学区普通,房主从650万降到550万,挂了半年多还是没人问。
这分化让我明白,现在买房不看房子本身多好,看的是它能带来啥稀缺资源。学区、地铁、医院这些硬条件,正在重新定义房子的价值。
我自己去年看房时就发现,同一个小区,靠近地铁站的比远的每平米贵5000块,以前觉得夸张,现在想想挺合理谁不想上班少走10分钟路呢?
前段时间路过新楼盘,门口横幅写着“买房送车位,送全屋精装修”,要知道一个车位起码20多万,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。
更夸张的是有些楼盘甚至搞“0首付,先住后付”。后来才知道,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超7亿平方米,相当于每个中国人头上压着半平米房子,开发商能不急吗?
但也不是所有新房都愁卖,重庆观音桥有个豪宅项目,单价10万+照样卖得好,而郊区新盘却在大幅降价。做地产的朋友说过:“现在做房地产,要么做最好的,要么做最便宜的,中不溜的最难混。”这话真是一点不假。
央行又降息了,房贷利率降到4%左右,创了历史新低,按理说每个月能少还不少钱,可申请房贷的人并没明显增加。
在银行工作的同学说现在审批房贷快得很,以前排队等一个月,现在资料齐全当天就能批,“我们最不缺的就是放贷额度”,他苦笑着说。
这背后其实很现实:大家钱包都紧了,居民部门杠杆率已经到62%,很多人没能力再加杠杆了。更重要的是,越来越多人开始琢磨:买房真的划算吗?
我认识好几个35岁以上的朋友,原本计划买房,最后选了继续租房,他们说:“把买房的钱拿去做其他投资,收益可能更高。”
说到房价下跌,得分地方看。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,房价基本稳定,有些热门区域还在涨;但三四线城市就惨了,我老家那个小县城,房价从最高峰8000多一平降到5000出头,降了快40%。
爸妈当年花80万买的房子,现在估值只有50多万,我妈总念叨:“早知道不买房,把钱存银行都比这强。”
这种分化藏着个残酷现实:有产业支撑的城市,房价就稳;没产业的城市,房价就跌。长三角、珠三角那些制造业发达的地方,年轻人多、需求旺,房价自然稳得住;而那些靠农业或传统重工业的城市,年轻人都跑光了,房子卖给谁去呢?
很多人问这个问题,其实得看具体情况。如果准备买房,现在确实是好时机,选择多、议价空间大,重点看性价比,尤其是地段好、户型正的老破小,
装修一下说不定还能升值;要是工作稳定,也可以善用低利率,适当多贷点,把月供控制在收入的30%以内就行。
如果要卖房除非特别急用钱,不然建议再等等;实在要卖,就得有合理预期,适当降价、简单装修下,可能成交更快。
3年前王健林的预言真没说错,房地产市场在深度调整,这不是坏事,是回归理性。对我们普通人来说,保持清醒最重要房子是用来住的,不是用来炒的。买得起就买,买不起就租,没必要为了房子委屈自己的生活。毕竟,房子只是人生的一部分,不是全部,你说对吧?
本文章由齐家小编整理发布,部分作品来自互联网,无法核实真实出处,如涉及侵权,请直接联系小编删除,谢谢!
上一篇:生肖狗一生必遇两大贵人, 而生肖狗因其忠诚、正直的个性
下一篇:没有了